公主教養,爆發「自戀」流行病?


文=呂松庭.攝影=黃念謹

報紙上報導,隨著不景氣的腳步,父母已經習以為常的公主教養風開始降溫。媽媽們聚在一起聊天,先說對啊,那些公主裝、公主玩具真的很貴,愈來愈買不下手囉。最後,有個媽媽怯生生地提出問題:可是,不把我家女兒打扮成公主,要把她打扮成什麼模樣呢?

會提到公主教養風,不僅和經濟景氣有關係。緣起應是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珍.特吉的新書《自戀流行病》,引用了統計數字,顯示大學女生的自戀傾向大幅趕上男生;以前,那可是男生的專利。特吉還說,把孩子放在自我中心的顯著地位,只有鼓勵卻絕少批判,這就可稱為「公主教養」。

回想起來,那個有能力的家庭裡,女兒從小穿的服裝、玩具、文具、相框相簿、飾物,那種不是粉紅色系列呢?那個女生沒有蕾絲邊衣服或是三重公主冠呢?每個女孩都是爸媽心目中的公主,現實生活裡,卻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公主。所以,我們是把女兒當成公主般教養,卻不曾期待,他們真的成為公主。有位媽媽這樣表示:「公主教養其實表達出父母的補償心態,因為他們小時候或許沒有被當成王子或公主,現在有了經濟能力,希望能拾回皇家夢。」

但是,「公主教養」會不會真的害了小女兒們呢?「自戀」如果過了頭,會不會妨害到女孩的人際交往?特吉在書裡提到,從大學女生的自戀是男生的4倍,到美國竟有女性花錢僱假狗仔隊來給她拍照,享受一下媒體人物的感覺,「自戀」已變為一種流行。如今You Tube影像部落格大行其道,其中不乏公主裝的打扮;和十年前相較,做過整型美容的女性多了5倍。媽媽們說,如果擔心女兒在網路相簿忘情地秀出太多的自己,最後從小教養起,不要讓她那麼地重視、在意自己,也不要那麼的自我中心吧。

也不要以為男生就比較不會自戀。有位媽媽說,爸爸常常動用電腦合成技術,讓兒子成為廣告、海報明星。「上個禮拜,兒子他爸把『運動畫刊』套在兒子的照片上,兒子足足過了一天『本月最佳球員』的癮。」如果你也是個常玩這種遊戲的爸爸,心理學家說,你可能會給孩子自戀的假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o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