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回憶鎖著家庭相片

文=楊詠晴.攝影=黃念謹

離婚率增加後,據說掛在牆壁上的家庭相片也變少了,而可任意抽換的精美小相框應運暢銷。美國有個研究指出,懸掛在牆上的家庭照片只剩下1/3。

看家庭照片可讓家人聚焦在美好的回憶裡。

離婚率、家庭觀和家庭結構的改變,也會影響到家裡祖先照片的保存與呈現方式。過去,家庭相簿裡的相片,必然會刻意凸顯孩子與父母間的關係;現在,卻不必然有這樣的關聯,相簿裡也許放的是各個求學階段的同學、沒有血緣的好朋友、養過的寵物。你可能看完一整本相簿後,還是不知道爸媽、祖父母長什麼樣子。

1991年大衛.海爾(David Halle)做的研究發現,62%美國家庭保存的照片,至少會包含父母中的一位;10%的家庭相簿至少會有祖父母中的一位;留著曾祖父母照片的,則只剩下3%。當然,也有可能這些家庭是有留照片,但不一定放在相簿裡供賓客觀看。

第一次當父母的人,為第一個孩子拍的照片,數量總是比較多,老二、老三先別忙著吃醋,這些新手爸媽其實是靠照相或攝影來記錄他們學習新角色的過程,所以出現在照片裡的老大,常常是處在被哺育的狀態。有位排行老大的女性就發現,她的兒時照片不是被大人抱著,就是含著奶嘴,「好像我的斷奶期從沒有來到一樣。」她說。

另一名也是排行老大的男性說,他的爸媽對於新角色顯然覺得很新鮮,曾把親戚送的、他喝的奶粉罐全疊起來,讓他坐在前面留影。「後來,每當我跟媽媽意見相左,她就會找出這張照片,證明養我是很辛苦的,我竟然還不聽她的話。」

到了老二出生,爸媽已習慣這個角色後,為孩子拍的照片也會明顯減少。隨著孩子年紀增長,拍照的場合多半只剩下特定的儀式慶典、假日或出國旅遊。但長大後的老大們至少還有件事足堪安慰: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,換尿布、洗澡這些鏡頭很少會被捕捉,免得小時的屎尿也成了永遠的回憶。

看家庭照片可讓家人聚焦在美好的回憶裡。

由於家庭相片和影片都是由家庭成員或父母親所拍攝,心理感覺上,它們也代表著一種異常親密的感覺。近年來,即有諮商界運用家庭相簿來解決家人間的衝突。有些家庭諮商師發現,當父母和子女發生嚴重的爭執時,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問題,至於彼此間的親情愛卻被蒙蔽;於是,諮商師就會建議一起看家庭照片,藉此回憶家人間共度的美好時光。

家庭的回憶有甜蜜也有酸楚,但拍攝照片時,通常都是處於甜美的場合。因此,諮商師主張,看家庭照片可讓共同創造回憶的家人聚焦在美好的回憶裡。「照相治療」(phototherapy)的興起,就是植基在「照片是有故事,而這些故事是可以討論」的前提上,家人一起回顧、瀏覽家庭照片,可以澄清家庭的生命史、發展和目標,檢視彼此的夢想,並藉反省來更新目前的關係。

家庭相簿或個人蒐集的相片,往往也可觀察出當事人的生命統整程度。我們極易發現,沒有規律、雜亂的相片簿,往往也代表著這家人對自家的看法。

家庭相片也曾被用來處理感情和性愛觸礁的夫妻問題,心理學家Kaslow曾發現,發生性問題的夫妻在重看結婚照片後,都會有死灰復燃的跡象。還有個心理學研究發現,某些個性僵化、固執的女性,也可從她們的兒時照片察覺線索;很多個案裡,她們小時候拍的照片,總是「過於乾淨、潔淨,像刻意被打扮成那樣的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o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