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處存在著改進空間(Web Only)
EMBA Magazine

在美國,每年約有十萬人死於醫療疏失,也約有十萬人在醫院中受到感染。醫院原本應該是救人的地方,卻成為害人的地方,忙中出錯是許多醫院共同存在的問題。

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療中心,十一年前決定向這個問題宣戰。醫療中心由員工組成一個建議團隊,從組織結構、操作程序、空間設計等根本地方著手改進,結果不僅醫療疏失減少,看診人數也增加了三成,現在醫療中心的年營收成長至二倍,達到十億美元。

富比士(Forbes)雜誌報導,該醫療中心在深入研究之後發現,現有的做法處處存在著改進的空間。例如,藥房裡的藥架原本是曲線型,全部改成直線型貼緊牆面之後,更多的藥劑師因而能夠肩並肩工作,他們拿藥所需走動的距離也隨之縮短,都讓資源運用更具效率。

又例如,病人開刀受到感染,常常是因為醫生趕著開刀,忘了施打手術前抗生素所造成。醫療中心因而規定,醫師在進行手術之前,需要一個暫停的思考時間。就像飛機起飛之前,飛行員被要求要做的一個標準動作,現在手術團隊裡的每個人也必須暫停三十秒,確定所有的安全步驟都已經做齊,才可以進行開刀。

過去,醫療中心的開刀房排滿了事先安排的開刀,如果急診處送來了需要緊急開刀的病患,就由當下有空的醫師,在原本就計畫好的開刀之間,擠出時間和空間趕快做。

後來,醫療中心改為空出二間開刀房,專門提供緊急手術使用,每一週也輪流由一名醫生專門負責緊急手術,那一週他不預先安排任何其他手術。結果新制度才推行了四十五天,醫療中心能夠進行的總手術量增加,醫生與護士加班的情況卻大幅減少。

這些看起來是小細節的事物,重新排列組合原有的資源,累積之後卻有可能產生大效果。

http://www.emba.com.tw/emba/other-column/leadingPlus.asp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o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