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上演手機行銷秀(EMBA雜誌)


EMBA雜誌編輯部/文

手機是時下年輕人隨身必帶的東西,它可以搖身一變,成為全年無休、長驅直入的行銷管道。

然而,截至目前的實務經驗顯示,手機行銷的效果好壞不一。以手機傳送簡訊折價券為例,年輕消費者有可能受到吸引而購買東西,也有可能覺得受到打擾,反而對公司產生壞印象。

究竟什麼樣的手機行銷方式,才能攻佔年輕消費者的心?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美國東北大學的行銷教授蘇坦(Fareena Sultan)跟羅門(Andrew Rohm),選定了經濟發展程度和手機普及率都大不同的美國跟巴基斯坦,進行了一項研究。

今年夏季號的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(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)刊出了這項研究結果。蘇坦跟羅門綜合了過去的相關研究,挑出了七大最可能影響消費者接受某個手機行銷與否的因素,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,請這兩個國家十八到三十四歲的消費者作答。

結果顯示,無論是美國或巴基斯坦的年輕消費者,其中的二個因素,都會影響他們是否接受某個手機行銷。第一個因素是手機行銷活動本身的特性,包含是否具有娛樂性(消費者是否覺得有趣),以及是否具有功能性(消費者能否從中獲得獎品或資訊等)。

第二個因素是,消費者事前是否允許公司向他們進行手機行銷。芬蘭的Blyk電信公司,專門鎖定歐洲年輕族群,如果用戶允許公司寄給他們,自己有興趣的品牌的手機廣告,用戶就可以獲得免費的通話時間跟簡訊則數。像這樣事前獲得消費者允許的手機行銷,效果通常比較好。

除了給予價值,增加消費者對公司的信任,也能提高他們對手機行銷的接受度。例如,公司保證不會把消費者的個人資料賣給第三者,以降低消費者的心防。

這個研究也顯示,在美國及巴基斯坦,消費者能否接受某個手機行銷,性別都扮演著重要角色,女性對自己的手機比較依賴沉迷,相對地,男性對手機行銷的接受度比較高。蘇坦跟羅門因此建議,公司針對不同性別的消費者,端出不同的手機行銷。舉例而言,當一名年輕男性從手機上網時,公司可以提供有趣的手機遊戲,吸引他跟公司立即互動。至於年輕女性,公司可以提供讓她們的手機更具個人特色的來電鈴聲。

美國及巴基斯坦的受訪者不同的地方則在於,後者的年輕消費者比較不擔心隱私權受侵犯,也比較不排斥手機行銷。蘇坦跟羅門分析,美國的手機普及率為八0%,巴基斯坦為三0%,對後者的年輕人而言,手機溝通跟行銷比較新鮮,所以比較能吸引他們。

公司想要成功上演手機行銷秀,別忘了順著消費者的毛來摸。


文章來源:EMBA雜誌第266期(2008年10月出版)
本文網址: http://www.emba.com.tw/ShowArticleCon.asp?artid=6764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o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