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蘋果與臺灣阿福
文/王盈勛 (iThome電腦報總主筆) 2007-10-30


由宏達電所設計生產的阿福機(HTC Touch),不但直接挑戰iPhone的市場地位,其產品毛利率也與蘋果相當,使得宏達電能夠逐步擺脫代工的角色,有機會成為全球熱銷商品的價值鏈「帶頭大哥」。



蘋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接連在全球熱賣,使得蘋果的股價屢創新高,本月迄今為止(10月16日)已來到169美元,公司總市值1474.7億美元,已逼近同日英代爾1,488億美元的市值。

臺灣的上市公司只要能和蘋果產品掛得上鉤的,這幾年在資本市場同樣也能雨露均沾,股價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。

看到美國的客戶業績大好,馬上搶進臺灣相關業者的股票,這當然是一件相當合理的投資行為,但是,如果我們從全球分工的價值鏈體系來看,卻仍不免要為臺灣產業的前景捏一把冷汗。

美國加州大學艾爾文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Irvine)3位研究人員Greg Linden、Kenneth L. Kraemer以及Jason Dedrick,在今年發布一項研究報告,他們將不同國家的業者在iPod的生產價值鏈中所扮演的角色、以及其所創造的附加價值,進行鉅細靡遺的拆解分析。

在零售價299美元、總共有451個零件的iPod(30G)當中,最貴的零組件是日商Toshiba所製造的硬碟--73美元,其次依序是顯示模組的20美元、影像/多媒體處理晶片的8美元、控制晶片的5美元,在中國大陸所進行的組裝則只價值4塊美金。

但是,產品的出貨價格並不等同於廠商所創造的附加價值,像Toshiba雖然是日本公司,但是它的硬碟主要是在菲律賓和中國大陸組裝,而且外購的原料與零組件成本就占了54美元,因此,按照加州大學艾爾文分校這3位作者的估算,Toshiba實際創造的附加價值僅為19美元。

依循這樣的邏輯,3位作者估計,在iPod 299美元的零售價當中,美國廠商拿走了163美元(包括蘋果的80美元、通路商的75美元、其他美國國內零組件供應商8美元);日本廠商拿走26美元(主要是Toshiba);韓國廠商的獲利則不到1塊美元。

3位作者並未進一步細分iPod其他將近110塊美元的價值,其創造的分配何去何從(因為研究方法上的限制),但是我們可以合理推斷,剩下的部分主要是在中國大陸與臺灣生產製造。

臺灣廠商在iPod的供應鏈中主要扮演兩種角色,其一為零組件(連結器、傳輸線、電源供應器、電池、轉輪與機殼……等),主要的廠商包括可成、綠點、正崴、連展、今皓、同協;另外一個則是組裝廠,包括英業達、鴻海與華碩……等。

以上臺灣數十家廠商所生產的數百個零組件,加總起來創造不到iPod 100美元的附加價值,恐怕還不到蘋果一家公司在整個價值鏈中所占據的位置(80美元)。

我們當然可以說,這是臺灣科技產業過去數十年來的累積,所創造出來的成就──我們靠著螞蟻雄兵之力聚沙成塔,終究在全球最熱賣的商品價值鏈中取得了一定的位置。但另一方面,我們在這樣的價值鏈體系中的角色是如此的被動,對於產品的創新加值範圍是那樣的局限,卻也由此可見一斑。

從這個角度來看,由宏達電所設計生產的阿福機(HTC Touch),不但直接挑戰iPhone的市場地位,其產品毛利率也與蘋果相當,使得宏達電能夠逐步擺脫代工的角色,有機會成為全球熱銷商品的價值鏈「帶頭大哥」,或許會是臺灣產業發展的新典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ro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